認識三芝

2025-10-04 06:28:58

認識三芝

社區、地名、古道、廟宇、公路、風俗、景點

2007年7月29日 星期日

菁礐--製造藍染原料的池子

認識三芝的產業--菁礐

最近幾年常常看到在三峽以藍染作為發展地方文化產業的最大賣點,藉以吸引觀光人潮。卻沒有人知道,在三芝的山上,仍然默默保存著在百年前和藍染息息相關的遺址「菁礐」。菁;又稱大青,俗稱馬藍,是一種盛產於台灣北部山區陰溼環境中的植物,它的葉片大者如巴掌,葉中含有大量靛質,能提煉大量的藍靛色素,故民間至今仍多以「大青」稱之,此為十八世紀引進台灣的一種經濟作物。也有稱它為「青仔」者,不過這不是俗稱的「檳榔樹」。礐音「ㄑㄩㄝˋ」台語音與「學」同,「穴」的意思。

許多人包括我在內都不知道,在清咸豐年間,台灣的藍靛染料,曾高居第三位外銷品。西元一八六○年台灣開港後,台灣產業受到國際貿易需求的影響,也隨著不斷的調整以迎合需求,大青和茶葉就是當時的主要輸出品。

在一張同治九年(西元1870年)的契約書中,就提到有佃戶在今內柑宅「栽茶種菁及地瓜」,可見當時生產藍靛之盛況。另外我們知道「三板橋」也大約在同時興建,可見得「三板橋」的興建,似乎不只是單為方便茶葉的運輸,同時也便利了藍靛的輸出。

目前在三芝所發現的菁礐共有三處;老梅溪、桶湖溪、木屐寮溪和內柑宅溪。因為製藍需要大量的水,且大菁喜在陰濕環境下生長,故都分佈在海拔500公尺以上的溪邊。

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在內柑宅溪

內柑宅溪---菁礐的浸泡池為圓形,深度不詳、直徑約為3.3公尺,現存有三池(可能有一池已遭泥土淹沒),下方池為方形攪拌沈澱池,長約4公尺、寬2-3公尺、深1.5公尺,最大的特色為留有排水孔,間隔約3寸,其目的為排掉已經沈澱的清水,最下面有一大孔應為排藍泥用。百年前,先民在用這個菁礐池時,浸泡池與溪流之間圳道較大,以便引水到池裡;浸泡池與沈澱池之間皆留有小溝。另外在菁礐旁邊一定建工寮。

大菁

菁礐有方有圓,圓形為浸泡池,方形為沉澱池。

排水孔

引水溝

張貼者:

周正義

上午10:18

標籤:

古道,

古蹟

較新的文章

較舊的文章

首頁

搜尋此網誌

創於1954年【金寶發號】

地址:三芝區中山路一段88巷3號。電話:02-26362974 。營業項目:家庭五金 機械五金 農業用品 油漆電料 工具零件

部落格分類

101公路

(59)

101甲公路

(32)

人物

(27)

八里

(157)

三芝地形

(7)

三芝社區

(7)

三芝專題

(87)

三芝學與地方學

(102)

土地公信仰

(31)

大道公

(61)

小圭籠社

(6)

五股

(32)

公共藝術

(15)

戶外課程大綱

(35)

日治遺跡

(14)

北七公路

(17)

北九公路

(11)

北二十一公路

(3)

北八公路

(7)

北十一公路

(33)

北十七

(14)

北十九

(3)

北十二公路

(2)

北十八公路

(27)

北十三公路

(9)

北十五公路

(38)

北十四公路

(15)

北三公路

(4)

北五公路

(24)

北六公路

(12)

北海地科

(12)

北海客家

(30)

古道

(126)

古蹟

(200)

外地

(101)

外地廟宇

(91)

市區

(14)

平埔文獻

(23)

生態

(218)

石門

(189)

石滬

(12)

地方設計

(14)

地方編輯與文學

(2)

地名

(28)

地景

(29)

老宅

(98)

抗議

(11)

步道

(53)

災害

(13)

宗教篇

(29)

社區

(141)

社團

(40)

表演活動

(26)

金山

(99)

建築

(207)

美食

(2)

風俗

(156)

風景

(50)

原住民

(7)

時事

(10)

氣候

(7)

海岸

(56)

茶業

(11)

動物

(6)

基隆

(7)

梯田與水圳

(26)

淡水

(155)

淡水社區大學/認識三芝

(45)

淡水廟宇

(42)

陰靈

(36)

景點

(97)

植物

(52)

無題

(19)

傳統技藝

(3)

溪流

(37)

萬里

(89)

萬金石社大

(16)

農漁業

(74)

臺二線

(89)

輕便鐵道

(13)

導覽

(71)

廟宇篇

(110)

環保

(16)

藝文活動

(36)

藻礁

(52)

北海岸地方學GIS

檢視較大的地圖

三芝區田調紀錄

三芝埔頭里、埔坪里、八賢里田調紀錄

三芝橫山里、茂長里田調紀錄

三芝新庄里、古庄里田調紀錄

三芝錫板里、後厝里田調紀錄

三芝興華里、店子里田調紀錄

三芝圓山里、福德里田調紀錄

三芝學

三芝地名

三芝、石門之咾咕、藻礁田調系列

三芝、淡水大道公系列

三芝早期民間信仰

三芝與北海岸之梯田與水圳、湧泉系列

三芝與北海岸之地名系列

三芝與北海岸之氣候與生態分布

三芝與北海岸之陰靈信仰

三芝與北海岸之客家文史

三芝與北海岸之石滬系列

戶外課、環教、走讀

山野遊蹤

地方學

地方學的建立

地方學之應用與分類

地方學之彙集篇

地方學之魚骨圖分類與分析

地方學之Google Blog與GIS應用

三芝地方設計篇

八里文史輯

三芝文史輯

石門文史輯

淡水文史輯

萬里文史輯

金山文史輯

五股文史輯

課程補充教學資料

好站連結

田野調查社 & 認識八里坌

記錄石門

淡水社區大學

蘇文魁老師--淡水老臺客

三芝區樂天發展協會

總網頁瀏覽量

簡單主題. 主題圖片來源:Josh Peterson. 技術提供:Blogger.